潘祝平原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是省政协第五、第六届常委、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潘老是东台人,没有在泰州工作过,但对泰州的发展非常关心,对解决泰州行政区划问题也十分热心,有许多材料都是他帮我们送到省委、省政府各位领导手里的,他常戏称自己是“义务宣传员”。
通过潘祝平、汪洋的积极活动,1991年9月22日,以省政协经济工作委员会的名义约请部分政协常委和曾在省级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在南京中山东路307招待所召开了一次咨询性的座谈会,主题是“上层建筑如何适应经济基础,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促进江苏经济发展”。会议由潘祝平主持,参加座谈会的有戴为然、莫珊、李维、陆荫、季解、丁伯仁、郁冠和汪洋,泰州方面李强和我应邀参加了会议。
这次座谈,取得了以下几点共识:
一、行政区划的合理与否,往往会影响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考虑,应尽量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相一致,而不能只考虑管多管少和地盘大小。
二、江南、江北是一个自然的地理概念,江苏省按苏南、苏北来统计经济数据(有时也把南通市算作“苏南”),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地处江北沿江地区的几个县(市)并不比地处江南的南京市周围的几个县差。在划分经济区域时,应该增加一个苏中的概念。通、扬、泰应算作“苏中”,而不应算作“苏北”。
三、从宏观上看,苏北中心城市太少。苏南2200万人口,有5个中心城市,平均400多万人口有一个中心城市;苏北是4500万人口,7个中心城市,平均650万人口才有一个中心城市。从有利于经济发展出发,对苏北现在的行政区划必须进行合理的调整。需要调整的地方较多,不可能一下都解决。哪里最迫切?泰州首当其冲。泰州是解放战争后期在江苏最早建立的一个市,现在则是全省最小的一个市。长期不重视泰州这个中心城市,是一个重大失着,对苏北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过去解放战争是“渡江南下”,现在发展经济,技术要“过江北上”。在苏北沿江地区,产业带还没有形成,在“三泰”这个地区是断裂的,技术要北上,没有桥头堡,跳板搭不起来,南北不好呼应,经济就不能加快发展。扬州与南通之间,应该有一个中心城市来填补空白。
四、解决“三泰”地区的行政区划问题,宜早不宜迟,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拖,否则经济发展要受损失。在考虑“三泰”地区行政区划的调整方案时,一定要把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靠,适当扩大泰州的辖区范围,不管城市是否升级,港城分离的问题必须解决,如果考虑市带县,还是按扬州东部协作区的范围来划比较好,即“三泰一兴一靖”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加快沿江带的开发和里下河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泰州的体制不仅是泰州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全省经济发展的问题,出于公心,从全局考虑,还是要大喊大叫。为了彻底解决问题,还要做一些疏通的工作。
会后写成《座谈会纪要》报省政协,请省政协转报省委、省政府,但是孙颔主席不同意以省政协的名义转报。潘祝平只好受参加座谈者的嘱托,以个人的名义写了一份请省委、省政府考虑泰州市行政体制和泰州地区行政区划问题的建议,反映了有关的情况和意见,请省委、省政府将泰州的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这份《建议》是1992年1月1日发出的,直接报送沈达人书记、陈焕友省长并省委、省政府。他本来希望争取这一问题“年内得到解决”。
1993年10月15日,潘祝平又给陈焕友书记并省委、省政府诸领导写了《关于泰州市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问题的再一次建议》。
潘祝平写道:十多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和省级机关的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媒介以及众多的专家学者,到泰州调查论证数十次……比较一致的结论都是“泰州升级、扬泰分治、港(高港)城结合,势在必行,宜早不宜迟”。国家民政部早就等我省上报,省民政厅上报省政府已一年多。泰州的问题引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如此关注,牵动这么多人的心,经历的时间之久,都是罕见的,也是很感人的。他们为了泰州市、泰州地区,为了我们江苏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渴望省委、省政府能够尽快采纳,早日改变泰州地区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的极不合理状态,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