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怎么走?日前,《求是》杂志上的一篇高层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篇文章题为《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光看标题,它就有着为未来发展定调的意义。而在“完善城市化战略”一节中,对城市化方向,有不少关键表述。
西部城事简单地进行了摘取: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长期来看,全国城市都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要有控制标准。
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现阶段的城市化,重点强调“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强省会战略,更是流行到了东部沿海地区。
这次的表述则出现了一些细微变化,强调不能无限扩张。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逻辑再次生变?
01
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针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前者要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后者则要避免“一市独大”。
这种区分,正是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城市化阶段、空间结构,存在较大差别。比如像东部沿海地区,双子星流行,省会首位度普遍不高;而中西部地区,省会独大的局面确实相当普遍。
以2019年数据为例,经济首位度,也即GDP在全省占比,超过30%的省会(首府),一共有9个,从高到低分别是银川、长春、西宁、哈尔滨、成都、拉萨、西安、武汉、兰州和海口。
其中,有7个城市都位于中西部。首位度最高的银川达到50.6%。也就是说,宁夏的半数GDP产值都集中在银川。作为对比,同样是省会的南京和济南,都不到15%。
而且纵向来看,在强省会战略的加持下,中西部省会的首位度,是在不断提高的。
比如2010年,首位度最高的银川,GDP全省占比46.4%,十年时间提升了4个百分点。另外,前三季度,西安的GDP为7075.31亿元,全省占比37.9%,同样是再创历史新高。
当然,变化最大的要属长春,近十年的首位度,从38.4%足足提高到50.3%。
中心城市首位度不断提高之后,虹吸效应不可避免的加剧,在它源源不断地抽取资源时,和周边城市的发展落差,自然日益加大。
像这几个省会首位度超30%的省份,普遍面临着发展失衡的问题。最突出的四川,省会成都的经济总量,是GDP第二城绵阳的6倍左右。
省会“一市独大”,缺少副中心和次级城市,最终也会影响地区总体发展水平。对这些中西部省份来说,强省会战略的衍生问题,的确是不容忽视。
02
众所周知,中国的城市化逻辑有过一次较大的转向。
前些年的城市化,更加侧重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对大城市有严格的规模限制。比如2014年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到,“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