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盈盈一水间 于 2021-2-1 11:41 编辑
分析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1.户籍的背后是什么?
是可以享受的公共服务资源,人生四件大事: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不同城市的资源分配是不平等的,独一无二是首都,其次沪广深津,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经济强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十八线县城,基本上是这个排序了。
2.为什么要推动有条件的都市圈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互认?
这是面对人口增长趋势即将迎来逆转的重大决策变化。
过去总讲中国人多,人口红利持续,增量时代,可以满足所有地区所有城市的扩张。然而5-10年内人口即将迎来拐点,进入下降趋势,加之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已无法满足普涨模式了。把资源要素(最核心就是人口)向优势地区、城市集中,建设更多资源聚集的大城市,这是应对人口衰减的唯一出路。其他区域,出现收缩型城市,国家允许,也能够承受。
事实上,上述城镇化思路的重大变化,早在国家发改委2018、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里就已经体现了 ,首次提出了收缩型城市的概念。
|
来自安卓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