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灯
是交通管理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
截至目前,
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在城区27个路口
采用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策略,
由过去的“车看灯”,
变为现在的“灯看车”,
智能、高清、即时的“城市交通大脑”
正让泰州交通变得“耳聪目明”。
信号灯调控需精心测算
看似简单的红绿灯信号提示,背后是经过精心测算和调试后显现的结果。
5月25日上午,记者在鼓楼路与运河路交叉路口发现,一名身穿反光背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测距仪测量行人过街的长度(斑马线),以便科学评估行人安全过街时间,为信号灯配时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市交警支队秩序大队副大队长盛群介绍,我市的交叉路口类型有十字型、丁字型、Y字型、环岛、叉型。交叉口各车道属性有调头、左转、直行、右转、公交专用道、自行车道、单行线等。路口附近还可能有医院、学校、商场、机关单位、大型公交车站、停车场、小区出入口等易拥堵点。面临这些道路状况,要通盘考虑、纳入信号灯的控制时段范畴之内。
盛群介绍,一个路口的信号灯综合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还要通过人工统计的路口流量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推算支线、干线、区域交通流特点,制定与流量相匹配的控制策略,保障主干道的协调控制,进而最大限度实现分区域的自适应控制,提升区域交通的通行效率。
十字路口疏堵保畅
“前几年,一到上下班高峰期,一个路口至少要等两个红绿灯。现在根据车流量的大小,路口的放行时间有差异。以前比较难走的鼓楼路、海陵路,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市民王先生对城市交通状况变化深有感触。
据悉,泰州交警支队采取的信号灯控制策略主要有:时间上“削峰填谷”,空间上“控密补疏”;建立完整的泰州市交叉口基础信息采集系统,以便对泰州市交叉口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专业团队对泰州市交叉口进行巡查,调研交叉口不同时段的所有交通流向的通行情况,并根据调研情况结合外场感知设备提供的数据,制定交叉口满足全天各时段(早晚高峰、日平峰、夜间等)各流向流量需求的信号灯配时方案;紧贴人民群众,积极倾听交通出行诉求,结合交通专业知识和交叉口现状,交警支队对能整改的一律整改,并对舆情进行及时回复。
为更好实现秒级信号灯全感应控制,城区一律取消了非国标强制要求安装的倒计时,取而代之的是在国标信号灯变换顺序的基础上,于红灯最后三秒加入黄闪作为对驾驶员起步的提示,提高了约25%的起步效率。
每月跟踪优化调整
在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信号灯智能管控平台上,分布在每个路口的实时检测设备每隔15分钟就会自动采集并生成一组数据。数据信息是与实际路口实时对应的,通过智能信号控制机,可以对路口的信号灯放行方式进行调优、配时。
除了协调市区车辆畅行,遇到周末、节假日,在商圈、旅游景点周边,还可以通过信号灯的调控,根据出行者的路径、时间等特点,可达到秩序驶入、快速驶出的控制目标。
“信号灯优化的效果经常受限于道路交通组织,因此不能简单地只考虑信号控制,对不合理的交通组织也应提出优化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信号调优效果。”盛群告诉记者,不断对控制效果进行巡查、修正也是信号调优的重要内容。为此,交警每月会跟踪路口协调方案优化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整。
来源:文明泰州
编辑:康希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