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一贴转发的对《求是》杂志文章的解读,那是个西部地区公众号的分析,更多站在中西部城市的视角,对江浙沪不适用。转一篇个人认为说得比较客观的分析。
首先,11月1日重磅文章是大大4月10日讲话,体现了老大对未来15-3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十分重要,极其重要。
下面讲干货:
1.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不能无限扩张。
文章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
要控制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尤其是市区人口密度。这个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反思。
2.大城市要多中心发展,郊区化发展。
文章提出,“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随着轨道交通的普及和速度的提升,城市具备了多中心发展和郊区化发展的基本条件,通勤半径大大提升,一线城市可以达到60公里(雄安、通州、昆山),强二线城市也可以达到45公里到50公里。未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都会更加有意识地追求多中心发展、郊区化发展,这对于超大特大城市郊区不动产价值的提升是重大利好。
3.强二线、各省的副中心城市获得较大发展空间。
文章提出:“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
“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这是这篇文章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这当然是强二线和超大城市周边的三线城市城市的利好,它们是中国优秀城市的主体,发展空间巨大。但从文章提出的理念看,中西部有条件的省份“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
什么是有条件的省份?就是全省人口和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省份。比如河南,郑州一城独大,但省内规划了洛阳作为副中心。未来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经济、人口大省,估计都会强化省域副中心的战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中西部省份的副中心,经济体量也许无法跟苏浙鲁的一干普通地级市比,但他们的地位将远远超过东部省份的普通地级市,地铁、高铁、产业布局将迎来利好。
4.国家将重点发展一批县城。
文章说,“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重点来了,国家不会放弃县城层面的发展,要重点发展一批有良好产业支撑和人口增量的县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为什么国家提出要控制超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密度,要求“一城独大”的省份发展副中心?还要发展一批县城? 说到底,是避免人口过于集中造成发展的不均衡,带来房价过度上涨,最终影响内需,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5.那么问题来了,这将怎样影响未来十五年的资产配置?我的看法如下:
国家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量。多中心化、郊区化,显然需要有大量新增建设用地来支撑,这一方面可以抑制房价上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市民购房负担,便于启动内需。最终降低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让城市更安全、更宜居。
城镇化的基本逻辑是“人口跟着饭碗走”。能持续创造就业机会的城市,才有条件持续吸引人口,也才有条件真正实现“多中心化发展”和“郊区化发展”,也才能把“郊区新城”发展起来。
所以,在大湾区、长三角的核心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周边的郊区新城是可以发展起来的。
但到了中西部,如果盲目发展郊区新城,将成为投资陷阱。我刚刚去过昆明的呈贡新区,那里人气就比较淡。虽然市政府迁过去几年了,也建成了高铁站,但由于昆明增量人口有限、新区很多,所以分流了极其有限的资源。 即便是河南这种人口大省,9000万常住人口垫底,也最多发展一个省会城市和一个副中心。如果规划多个副中心城市,必然分散资源,最终也构成投资陷阱。所以,对中西部的副中心城市以及过多的郊区新城,还是要保持一份清醒。 鉴于国家明确要求控制超大城市人口和密度,估计要不了太久,深圳、广州也会继北京和上海之后限制人口流入。这对二线城市构成利好,但部分二线城市比如成都,其实也管理了2000万以上人口,未来会不会限制人口也很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