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期撤县设区的多数都保持了中学阶段的独立。因为财权、管辖、隶属、拨款都保持了独立,这些都是对应的。要么齐步走,单项融合就会产生新的不公平。真正纠结的主要就是踩线的那阶段家长和考生,处于成绩中等偏上。泰二中的教学质量可以担当,不然一年48个600分以上的从何而来(最高分也比省泰中非指标生录取线少0.5分)。而省泰中非指标生录取线上方附近录取的学生,也会有大概几十位高考低于600分,那省泰中要为此负责吗?
家长和学生都会坚信自己踩线上了省泰中,就肯定会高考上600分,然而事实不是如此。这里都说的非指标生,低分指标生还没谈及。
每年励才考取姜中和姜二中的线上线下附近的学生,三年后高考有不少人也会发生对调。这跟学校教学质量并没有什么关系,主要在与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以今年为例,部分人纠结的所谓751.5分~742分的主城区中考考生,只能上泰二中,上不到姜中。扪心自问,真让这批考生去了姜中,三年之后高考就能考出多高的分数?在姜中他们是非指标生的垫底,处于全体学生(含低分指标生)的中流,考到600分(按去今年高考分数为衡量,相当于全省3万名位次左右)是正常,一不留神就掉到600分以下。在泰二中就是创新班的尖子生,三年后考到600分以上的概率并不比上姜中的少。
再往下还有一个分数段,就是在姜堰可以上姜二中,在主城区上不到泰二中的。别忘了还有口中在兜底呢,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去口中就是口中创新班的尖子生,相比去姜二中做中流,高考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
焦虑来自无知,无知来自分数不够,有些家长小孩考普通高中都费力,讨论这些比自己分数段高的故事,根本没有切身体会,就知道瞎起哄。
|
来自安卓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