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泰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泰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就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十三五”时期泰州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泰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各项部署要求,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扎实推进“一高两强三突出”实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胜利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持续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000亿元、5000亿元两个台阶,预计今年达5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开发园区改革扎实推进,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列入国家战略规划。获批国家级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提升。泰州市政府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质量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获得授牌,获批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依托动车“进京达沪”初步融入全国高快铁路网,城市快速路网加快形成,跨江联动交通路网加快推进,港口能级明显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年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建惠民”行动惠及千家万户,教育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就业、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民生工作迈上新台阶,“1+8+N”体育健身场馆格局加快构建,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空前加大,获批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两项全国试点,全市域推进“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阶段性任务,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鲜明导向。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五连冠”,“泰有礼”成为文明新风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梅兰芳艺术、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等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凤城河旅游长廊、古盐运河历史长廊、里下河生态长廊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市域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国土改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等取得显著成效,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平安建设、风险防范、网络空间等领域治理能力得到新的提升。泰州发展站在了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三五”发展实践,既为谱写“强富美高”建设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以新思想定向领航,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持久深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抢抓一系列国家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工作布局,以极大的定力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工作,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实现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四是始终坚持以做强产业和城市制胜未来,在抓实项目建设、园区改革、城建惠民中,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宜居品质,厚植未来发展新优势。五是始终坚持以实干作风担当作为,大力弘扬新时代“三个不相信”精神,着力锻造一支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从“十四五”起,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江苏现代化建设始终寄予厚望。“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是引领江苏人民团结奋斗的总目标总定位,贯穿于江苏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江苏工作明确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饱含着更高期望,赋予了更大责任,也为泰州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对标对表,找准奋斗方位,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纲领性要求,紧紧围绕省委明确的“泰州要彰显江海文化的底蕴与自信,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的最新要求,永葆“闯”的精神、鼓足“创”的劲头、发扬实干作风,积极探索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泰州路径,努力在没有路的地方蹚出一条新路,在没有先例的领域率先做出成功案例,通过新的实践不断把“强富美高”新泰州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要聚焦“争当表率”,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体现泰州作为。进一步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在推进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跨江融合、长江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努力成为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地。 要聚焦“争做示范”,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泰州担当。进一步找准位置、发挥优势,推进高水平扩内需促开放畅循环,在打造长三角特色区域消费中心、促进质量品牌提升、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推进江海河联运、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中高质量供给、高效率流通、高标准市场的重要节点,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集聚高端要素、承接优质产能、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重要链接。 要聚焦“走在前列”,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谱写泰州篇章。进一步准确把握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塑造特色文化标识、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确保安全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努力以市域性实践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探路。 (三)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泰州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当前泰州,已进入做强产业、做强城市的攻坚阶段,既面临诸多机遇,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机遇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有利于开拓发展新空间;国家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激发发展新活力。挑战方面,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亟待突破,城市的功能、品位和影响力亟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社会治理等亟待加强,面临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同步提升的双重任务、产业能级和城市能级同步提升的双重任务、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质量同步提升的双重任务,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存在竞争乏力、被边缘化的危险。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奋发有为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决夺取“十四五”发展新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四)到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二○三五年,我市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二○二○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成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和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策源地,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具有泰州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组团式都市区,中等收入群体成为主体,建成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碳排放提前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生态经济发展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美丽泰州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初步展现“强富美高”新泰州的现代化图景。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聚焦“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锚定“一高两强三突出”目标路径,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水平,加快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 ——必须更加深入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植根人民转化为切实行动,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须更加坚定地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中求进重要原则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坚守稳定、安全、生态、廉政四条底线的前提下放手发展,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比学赶超,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释放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必须更加主动地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开放融合发展思路不动摇,在接沪连宁上更主动,在跨江融合上快突破,在区域协同上求实效,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更大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水平,更好融入省内循环、国内循环、国际循环。 ——必须更加牢固地树立系统观念。自觉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系统辩证地看问题、做决策、抓工作,把扬优势和补短板更好结合起来,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把促发展和防风险更好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量全市发展实际,“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有名的健康泰州,创新引领、要素集聚的活力泰州,接沪连宁、跨江融合的枢纽泰州,绿色宜居、水韵诗画的美丽泰州,人民富足、安定祥和的幸福泰州,并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制造强市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制造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迈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不断深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发展能级全面提升,区域创业创新体系更趋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服务业不断升级壮大,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投资效率明显上升,消费贡献不断提高。全市发展态势和成效力争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低收入群体增收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教育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质量的卫生健康体系基本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康育娱”水平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全省前列,“幸福水天堂”呈现更加现实、更为具体的模样。 ——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形成一批具有泰州特色的城乡融合模式。以交通为重点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区位优势、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国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一核三极三城”新格局加快实现,中心城市首位度明显提升,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市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城镇体系更加合理,跨江融合、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城乡人居环境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美丽泰州建设展现新特色。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要突破,资源能源利用集约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产品供给水平稳步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大江风光带、生态经济带、水乡风情带交相辉映,以水秀城、以绿美城、以文润城、以业兴城的水城水乡人文特色进一步彰显,加快绘就美丽中国建设的泰州画卷。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文化品牌和文化标识更加彰显,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强市建设实现新的跃升,泰州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形成新优势。重点领域改革形成特色品牌,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优势进一步彰显,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开发园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示范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全面深入,初步建成长江经济带、长三角辐射带动力强,集贸易、投融资、生产和服务网络为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突破。市域治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全面增强,防灾抗灾救灾能力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坚持以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四个面向”意识,全面落实科技强国行动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力争在核心技术自主化、区域创新协同化、创新载体平台化、创新体系生态化上有所突破,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以产业链关键环节为牵引,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数字信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优势制造业领域培育1~2个长三角特色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支持重点园区、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离岸孵化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验室落户。探索“创新飞地”合作机制,推动跨区域研发平台建设。深入推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争创江苏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强企壮企作为重要目标,牢固树立经济活动以企业为中心、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理念,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进计划、“独角兽”企业和科技型“瞪羚”企业引进培育计划,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壮大一批“链主”企业、一批隐形冠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以实体平台和具体项目为纽带,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利益共同体。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等制度。深化实施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办法,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育选树一批泰州工匠,在促进企业创新上发挥积极作用。 营造高质量创新创业生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紧缺人才信息库,优化实施“科技人才80条”,持续擦亮“泰”爱才、最“州”到服务品牌,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健全高密度人才流入区域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人才吸引力。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培育发展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能力。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拓展科技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推动有条件的银行机构组建科技支行。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整合用好各类产业基金,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做好企业科创板上市工作。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争取建立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首用制度。 (二)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突出产业强市、特色发展,突出项目为王、质量至上,深化品质泰州建设,强化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建设大健康产业名城。深化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以医药制造为支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药、医、养、食、游”一体化发展的大健康产业特色。在做大做强医药产业的同时,重点培育四条产业链:围绕精准体检、康复疗养、健康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快特色医学中心、国际精准健康中心、健康物联网中心建设,培育一批特色专科、特色医院,推动精准医疗产业链加快壮大;围绕中高端养老服务市场,建设一批特色养生养老基地,积极发展慢性病疗养、职业病疗养等服务业态,推动健康疗养产业链加快发展;以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制剂等为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加快构建;依托特色文旅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打造品质生态旅游升级版,叫响“泰州太美、顺风顺水”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加快形成。 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产业链制度,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提高区域协作能力、产品技术自给率和安全性。 突出做大做强医药产业集群。强化“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意识,建立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抓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机制,制定实施支持政策,推动各市(区)和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高度联动、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真正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为核心区,以全市龙头骨干企业为载体,以医药健康产业基金为撬动,坚持化学创新药与高端仿制药并重,加强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巩固化学药领先优势,打造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加强经典名方和中药新药开发,持续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统筹推进疫苗、抗体药、特医食品、药用化妆品、新型医疗器械等发展,建设全国疫苗产业地标,建成全国抗体药和体外诊断试剂产业高地,领跑全国特医食品产业。 积极提升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以沿江板块为载体,提高“两高”船型研发建造和精益造船水平,提升船舶关键设备配套能力;依托泰州汽车科技产业园,加快核心零部件项目集聚,突破整车综合控制、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引导零部件企业向部件总成方向发展,培育大型汽配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结构件、应急装备等产业链,打造长三角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做精做优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泰兴经济开发区,推动基础化工向高端精细化学品发展,延伸发展战略新材料、日用化学品,打造世界级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依托滨江工业园区,加快中海油气二期项目建设,推动石油化工产业向高端润滑油和高端聚烯烃等方向发展,打造特色石化产业基地。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软件等“五基”领域的薄弱环节。推进优势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提升安全环保和质量标准水平,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有序出清僵尸企业,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认真落实省定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加强统筹发展,着力形成以中心城市中央商贸商务核、沿江生产服务创新带、里下河生态休闲文旅片区为重点的“一核一带一区”现代服务业总体功能布局。着眼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加快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新型专业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争创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着眼满足百姓生活品质提升需求,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准入限制,促进以高端商贸、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持续提质扩容。健全服务业质量标准体系,加大服务业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培育力度。 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5G网络规模部署,加快数字泰州建设,建好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上云”和标杆工厂建设;加大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力度,着力消除“平台壁垒”“信息孤岛”,推进“城市大脑”和数字乡村建设,高水平建设数字政府;深化数字技术在民生服务、现代物流、生态环保等领域协同应用,增强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智能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大力发展共享经济,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共享经济平台,鼓励和支持大型制造企业开放“双创”平台集聚的各类资源,促进企业更高效率配置资源。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培育“创意+”新发展模式,把创意融入农业、制造业、商业等发展,大力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强化文化创意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积极扩大内需。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建立健全供给与需求相互促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夯实畅通经济循环和增强经济韧性的基石。 畅通流通网络。加强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农村物流、冷链物流、热链物流等方式,促进物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效率。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完善综合型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园区布局体系。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创新城乡一体的流通管理体制,优化农村物流中心和电商平台建设布局,促进农产品有效流通。提升流通网络安全性,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 释放消费潜力。推进消费品工业“品质革命”,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激发消费需求升级。推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各类创新,促进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市场延伸。拓展网络消费、信息消费、夜间消费、节假日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鼓励发展“互联网+旧货”“互联网+资源循环”,促进循环消费。加强放心消费街区(商圈)建设,提高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 促进有效投资。保持投资规模合理增长,围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围绕科技攻关、生态环保、综合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重大工程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向改革要动力,紧盯解决突出问题,强化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意识,尊重和弘扬基层首创精神,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在全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表率作用。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高度重视个体工商户发展。深化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健全产融综合服务网络,提升产融综合服务中心、首贷服务中心运行水平,推广“股权投资+银行信贷”金融支持模式,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提高金融供给的适配性、普惠性和可得性。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深化推进土地、住房、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善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实行差别化要素配置政策,促进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健全市场运行和监管机制,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加强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建立综合交易平台,推广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统筹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管理。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快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五)提高开放发展水平。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以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统领,与时俱进探索新形势下开放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保持跨江融合发展先发优势,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泰州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六个一体化”,加快接轨沪宁、融入苏南步伐,全面对接上海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要素链,实现差异化服务上海;支持靖江争创江阴—靖江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扎实抓好江阴—黄桥南北共建园区建设,加强泰兴—新北跨江合作,推动虹桥园区争取成为常泰合作先行区,加快形成锡常泰跨江联动发展新格局,共建长三角中部发展轴;扎实推进扬泰协同发展,抓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生态走廊和文旅品牌共建共享,携手打造国际旅游航空枢纽港。发挥丝绸之路产业合作先行作用,积极参与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引进中高端产业,推动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走出去”。放大长江生态保护先进效应,更高质量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整体联动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保护好长江“母亲河”。 深化开发园区改革发展。以“两集中、三剥离”为重点,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稳妥去行政化,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架构、精简高效的运营模式、充满活力的人事薪酬制度,加快实现扁平化管理、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持续开展“三比一提升”行动,强化产业链招商,推动重点园区做强主业、形成特色。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研发设计、危废处理、物流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园区吸引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加强乡镇工业集中区整合、提升,促进集聚集约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 加快培育开放发展新动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和引导外资深度参与我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加快全球布局和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办好医药博览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进口交易中心等新业态,争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依托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争创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创新区,复制推广江苏自贸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加强直通式海关监管点、公共型保税仓库等新型开放载体建设。提高综合保税区运行质态,深化靖江保税物流园建设,创造条件争取设立高港、泰兴保税物流中心。支持中日、中印国际合作园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开展国际合作。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现更大突破,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围绕商事、投资、贸易等重点领域,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抓实优化营商环境六大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贯彻外商投资法,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坚持深化企业家座谈会制度,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着力发挥行业协会及商会作用。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培育新生代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四、坚持以宜居宜业为鲜明导向,努力打造高颜值城乡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入推进宜居品质升级行动,促进城乡融合,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不断丰富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的实践内涵。 (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着眼形成城乡统筹、功能完善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构建总体发展格局。按照空间融合、功能集聚、分工有序的原则,构建“一主两副、一带四轴”的总体发展格局。“一主”,加快做强中心城市,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先进的现代化都市区;“两副”,建好靖江城区和兴化城区,形成支撑市域整体均衡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带”,推动产业绿色化和空间集约化,打造生态环境优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沿江港产城绿色转型发展带;“四轴”,建设沿宁靖盐、沿兴泰、沿如泰、沿宁启发展轴,形成南连北接、江海联动的重要发展联系轴。 推动新型城镇体系建设。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着力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和小城镇为支撑的多层次体系,科学布局创新走廊、特色小镇、未来社区等新型载体。大力推进靖江、泰兴、兴化三个中等城市发展,支持泰兴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着眼建设一批10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小城市,推进靖江新桥、泰兴黄桥和虹桥、兴化戴南和安丰、姜堰溱潼等建设发展。因地制宜建好30个左右重点特色镇和1500个左右规划发展村庄。 (二)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内外结合”,对内,着眼市域一体化发展,形成1小时市域交通圈、中心城市至各县级节点“半小时通行圈”;对外,面向融入长三角和全国运输大循环,以高铁高速、城际轨道交通和港口集疏运体系为主,加快推进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构建高快铁路网。加快建设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力争开工建设淮兴泰高铁,使泰州成为国家干线铁路网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力推动泰州至常州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推动建设靖江至江阴城际铁路及延伸线,积极推进扬泰城际铁路、靖江至南通城际铁路规划建设,促进泰州与周边更多的城市互联互通。 加密建设过江通道。建成常泰长江大桥、靖江江阴长江隧道,开工建设张皋过江通道、江阴第三过江通道,规划研究靖澄、张靖过江通道建设,确保到二○二五年拥有和在建6座过江通道,以交通先行支撑泰州跨江融合发展。 优化公路交通网络。新建扩建建兴、如常、盐靖等高速公路,完善以阜溧、盐靖(广靖)为“两纵”,兴东和宁盐、启扬、沪陕、如常为“四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与毗邻市100%通高速公路。继续加密和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四好农村路”网,不断畅通区域交通循环。进一步健全以快线为骨架、干线为主体、支线为补充的公交网线体系,提升城市公交覆盖广度、深度和便捷度。根据新一轮交通布局和发展需要,加大上争力度,对相关市(区)重点出入口道路进行优化改造。 提高港口发展水平。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加快泰州港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型提升,打造江海河联运中心港。推进疏港铁路支线建设,构建连接三大港区、主要园区的高品质集疏运体系。实施兴东线航道和增产港拓宽疏浚整治工程,完善内河干线航道网。推进扬泰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地区级通用机场规划建设。 (三)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按照“市区一体、两区融合、三泰同城”的发展思路,推进中心城市现代功能完善、环境优化美化、管理精细智能,促进城市发展向内涵提升、品质提高转变,适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打造宜居宜业的秀美水城。 明晰空间架构。坚持“南进东扩”发展方向,着力构建“一核三极三城”的发展架构。建强城市硬核。依托城市中轴带与周山河景观带构建“十”字型城市核心,集中优势资源,引入高端服务,打造市区高端商务商贸、科技金融、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中心。聚焦金融商务、健康服务、高铁枢纽三大发展极,分别打造兼具文化品位和商务气质的发展极,高端人才集聚、研发优势凸显、康养资源丰富的发展极,以及本土企业总部入驻、高层次人才汇聚的发展极。建好特色三城。充分发挥海陵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姜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同向。 提升功能品质。以筹办省运会为契机,以环境优美、人文醇美、建设精美为内涵,高标准实施一批基础性、先导性、标志性工程。坚持国际化视野,精心修编路网管网、绿化美化以及水电气暖等专项规划,深化建筑风貌、生态景观、公共空间设计。围绕市区交通成网成环,推进东风北路快速化改造和西环快速化、姜高路二期、东环高架南延等建设。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持续推进城建惠民,实施市区道路“微循环”“白改黑”等工程,统筹布局停车场建设,推动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后街背巷整治,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污水管网升级,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布局新建一批城市公园、街头游园,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做好“水城相融、人水相依”文章,加快推进城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彰显水城水乡特色。实施“精·彩家园”品质绿化“158工程”,打造环城绿色走廊、环城河林荫大道,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和“拆墙透绿”,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行路长制,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推进市区管理一体化。落实医药高新区和高港区融合发展方案,通过实施“区政合一”促进优势互补,激发更强发展活力。理顺市区管理体制,促进市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优化市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责权明确、决策科学、协调统一、精简高效的新格局。完善市、区地方财力分享机制,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管理体制。健全中心城市规划决策、执行、监督、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水平。 (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坚持把“三农”发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增效导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强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生物种业、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推进农业园区提档升级,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以及特色种养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现代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争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泰”字号知名农业品牌,促进优质特色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打造一批产值超5亿元的特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以河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为内涵,以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强化特色风貌塑造和特色产业培育,构建形成“环境整洁乡村—美丽宜居乡村—特色田园乡村”梯次发展格局。顺应人口流动趋势优化镇村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提升建设水平。结合实际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传承好乡村特色文化,发展好乡村休闲旅游。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强化农村“五位一体”长效综合管护,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二○二五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健全“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支持工商资本与农业农村发展需求深度对接,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就业。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法依规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到二○二五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支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和农业保险。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抓好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解决支出型贫困、统筹城乡减贫等工作,形成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落实与扶贫任务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构建“智能预警、及时救助、基金托底、保险补充”的防止返贫工作格局。继续加大对黄桥老区、里下河经济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对口帮扶协作工作。 (五)打造美丽江苏泰州样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美丽泰州建设行动,建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努力成为长三角生态“后花园”。 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饮用水、地下水、黑臭水“三水”共治,坚持工业源、生活源、农业面源“三源”并治,大力开展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建设,强化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紧扣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实施“天空地一体”大气监管模式,推进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和港口船舶尾气污染等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强化对危险废弃物重点源单位的日常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机制。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和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快提升固废处置能力,积极建设“无废城市”。 强化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建立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完善“一带、两环、三廊道、四片区”生态安全格局。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推进“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打造好“一带二岛三节点”沿江生态廊道,努力把长江泰州段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大力推进兴化大纵湖等湖泊退渔退圩还湖,加强溱湖湿地、李中湿地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修复。深入推进“绿满泰州”行动计划,推行林长制,加强重点防护林建设。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推进化工、电镀、电化学处理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鼓励开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升级改造,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严格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支持各类开发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推广绿色消费,倡导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五、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共同创造高品质生活 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工作“八个更”要求,深入推进民生幸福十大行动,着力塑造“泰”系列民生服务品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主动发现和解决民生问题新机制,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落细落实“民八条”措施,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以民生改善的新成效彰显泰州发展的温度。 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落实省定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深入开展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共同富裕步伐。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动能,开发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变化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专业化、智能化就业服务水平,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积极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强化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加强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持续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学位供给,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资源总量,推进高品质示范高中和四星级高中建设。实施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内涵建设水平,推动独立学院完成转设,支持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争创省高水平高职院校、有关高校争创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积极招引境内外知名高校来泰办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依法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和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线上教育,建立泰州开放大学,建设学习型社会。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入推进基本民生保障行动,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法定人群社会保险全覆盖。健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完善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完善留守流动儿童和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建立健全社保基金风险防控体系。 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问题导向深化健康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医疗水平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和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疾病。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专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办医。推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区域医疗协作网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大力培育名医、名科、名院,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泰州经验。推进智慧医疗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把握人口深度老龄化的基本市情,深入推进养老服务补短行动,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探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和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推进智慧养老。积极发展银发经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结构优化改善、长期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深入推进体育为民突破行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优化公共体育资源布局,实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打造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高标准建设省运会比赛场馆,筹办好第二十届省运会,努力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促进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推进文化发展惠民行动,加强和改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显著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强化先进思想文化引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好“学习强国”市级平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坚持正确方向,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打造移动新媒体矩阵,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志愿服务、诚信社会、网络文明建设,深化“美德善行”“泰有礼”“移风易俗”“泰慈善”等品牌建设,高水平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评估反馈和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进“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智慧博物馆、数字档案馆等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券工程,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文化百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组织“百姓大学堂”“百姓大舞台”等惠民文艺演出。加强多层次公共文化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推动更多公共文化设施资源为基层服务、向社会开放。深化“书香泰州”建设,办好胡瑗读书节,倡导全民阅读。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加快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体育、农业、旅游、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泰州文创园、黄桥乐器产业园等重点文化园区和特色街区建设,构建“文商旅”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强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招引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扩大泰州文化影响力。加大梅兰芳艺术、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郑板桥书画四大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力度,筹建梅兰芳京剧团,统筹办好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等活动,充分展现泰州的人文魅力和城市之美。坚持以文化和生态保护为引领,全面推进古盐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传承和展示江淮文化、三水古郡、泰州精神的多彩运河。建好凤城河旅游长廊、“春江花月夜”文化主题公园。强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深入挖掘江海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吉祥文化等资源内涵,彰显泰州文化特质。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激励机制,紧扣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更多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六、坚持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重大牵引,加快实现高效能治理 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行动,积极探索具有泰州实践特点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争创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区、法治建设先导区、市域社会治理样板区,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安全感城市。 (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泰州。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贯穿于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健全完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完善各类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深化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四项机制”,分类健全重大风险预案,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坚决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领域重大风险。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网络强市建设。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维护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重要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安全。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与房地产等重点关联领域协同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前瞻研判防范新一轮科技革命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观念冲击和风险传导。完善农业风险防控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和市场供应稳定。防控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重大疫情风险。 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排查,确保行业发展与保障安全同步推进。健全能源安全储备制度,保障正常生产经营和生活需要。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争工作。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提升疫苗监管水平。全面提升气象、水文、地质等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识别、预警预报、精准治理水平。 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完善事前防范、事中响应、事后恢复并重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力量建设,深化区域应急救援协作。健全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提升公民安全素质和应急意识。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深化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推进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高效衔接。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雪亮智慧技防建设应用,打造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创新完善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制度机制,促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推进扫黑除恶机制化常态化,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邪教、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等违法犯罪,建设“无黑城市”。 (二)着力提升法治泰州建设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一体推进法治泰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让法治成为泰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地方立法机制和重点领域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率。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法加强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重大部署、经济提质增效、全面深化改革、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的立法,以良法保障善治。健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机制。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加强权力清单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通过领导干部出庭应诉、参加行政复议听证等多种方式,增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审计制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按规定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执法司法监督制约机制,坚决守牢公正司法底线。健全普法教育机制,精心组织“八五”普法,扎实抓好民法典的宣传实施,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 (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健全社会治理体制。围绕横向构建共治同心圆、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目标,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组织助推、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体制机制,致力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和制度执行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强化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实效。完善新形势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深化党政领导挂钩化解重点信访疑难问题制度,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服务管理平台。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更大力度向基层放权赋能,把更多行政执法管理和公共服务职权下放到乡镇街道。推进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设,打造泰有爱“小巷大爱”社区品牌。 七、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全市人民为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第一追求,不断深化对发展趋势和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能力,强化执行能力,凝聚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健全落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和改进党委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科学配置党委议事协调机构力量,提高管大事、议大事能力,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政策措施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运用好省委“五突出五强化”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落实省委“三项机制”,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及时发现“骏马”“蜗牛”,加大基层、群众对机关部门的反向评议力度,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健全争先创优工作机制,促进决策、实施、落地全线高效贯通,推动薄弱领域迎头赶上快提升、优势领域不断巩固再跃升,造浓一心一意谋发展、比学赶超争一流的氛围,使新时代“三个不相信”精神成为干部的自觉追求、城市的精神品格,以各板块各领域的争先进位、争创一流支撑全市发展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村书记专职化、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更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持续为基层减负。完善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警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坚持惩治腐败“零容忍”,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党风政风好转带动社风民风上扬。 (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做好对台、港澳工作。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团共建,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五)确保“十四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等,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本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明确职责、明确分工,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拿出可执行、可操作的实在举措。各市(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领域特点的“十四五”规划,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江苏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为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