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托马斯罗辑 于 2021-9-26 21:44 编辑
很多人“正确的集体记忆”:
泰州古城都是被后来的大拆大建毁了
事实真相:
在元末那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乱中,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恩怨为摧毁泰州城池埋下了火种。在张士诚立足泰州12年后的一天,朱元璋派遣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分水陆两路强攻泰州,朱元璋大军破城后,又用一把大火焚毁了百姓们苦心经营的泰州城。
这场战火中,城中繁华的东西门大街被付之一炬,城池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战后满城荒芜,荆棘丛生,以至于直到解放后,城墙内的南半城许多地方还是农田菜地。城内的泰山生产大队、松林生产大队等地名,就是最好的例证。
战争让泰州城池再次遭到毁坏,但明王朝的建起,又让泰州城池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明洪武初年(1368),官府开始兴工修复州城,再次在城池四个入口处修建门楼,并为东西南北门分别取名为“海宁门”、“阜通门”、“迎恩门”、“迎淮门”,四门均有月城,有水关沟通城内外水道。
在修建城池的同时,一场“洪武赶散”的移民运动,使得江南等地的大批居民迁居到泰州。官府鼓励这些移民在泰州城内外开荒种地,泰州又一次历经劫难后恢复了生机。
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了防止江水直冲下河,人们在州城北门外修筑起东西两坝,坝口和沿北城河地段逐渐成为交易集散地及盐务转运中心。从此,原泰州古城内的商业中心逐渐北移,西坝口一带成为泰州的商贾云集之地一直至今。
——《泰州老城墙的前世今生》(2017年6月6日《泰州日报》)
附:1968年老城区卫星图
|
|